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

龍潭

龍潭大池
據說,這口大池塘水面遍佈野菱,當時先民稱之為「菱潭陂」,相傳泉穴有白石,即使歷經多次旱季,大池始終保持一定水量,倘若久旱不雨,只要在潭畔祈雨即可天降甘霖,先民深感其靈驗,後稱此潭為「靈潭陂」。 後因有人在某日風雨交加夜晚,發現潭中出現有黃龍出沒,因此改名為「龍潭陂」,又稱「龍潭庄」,龍潭的地名從那時開始沿用至今。對於土生土長的龍潭人而言,龍潭大池猶如藏寶箱,承載著滿滿的回憶。 龍潭大池北鄰中豐路、東鄰神龍路、南到滿月橋、西鄰農田,面積廣達十四公頃;擁有數十年歷史的南天宮猶如守護神般,庇祐著龍潭人。
象徵龍潭精神的龍潭觀光大池,為龍潭著名之地標,估地18甲、寬闊的湖面、優美的吊橋,是個天然湖泊。龍潭鄉公所將其規劃為兼具灌溉及休閒功能之遊樂區,以觀光為發展導向。每年端午節,均在此地舉辦大型龍舟比賽,吸引大批觀光人潮。龍潭鄉公所於1971年為了發展龍潭鄉的觀光事業,將它規劃成為兼具水源灌溉和休憩功能的遊憩區,也成為了龍潭鄉著名地標。池區範圍內有南天宮,位於大池的人工島上,有九曲式的忠義橋連接台三線道路,紅色的觀光吊橋橫大池兩岸,於大池邊有精雕細琢的藝術刻石抑鬱不得志的屈原,讓大池更添增了幾許文學的氣息,也有音樂作家鄧雨賢的紀念館。 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,名稱定為「桃園市」,成為臺灣北部第三個直轄市。原縣轄鄉鎮市一併改制為區,目前有13區。原龍潭鄉改制為直轄市龍潭區。